要看山,只能目光向遠,旁邊不遠的浙江、安徽,就有不少好去處。莫干山去年國慶去過,安靜清幽;浙西天目山去過兩次,大峽谷和天灘怪石嶙峋,且方圓面積極大。再往西看,大明山、黃山就在前面招手。就是他們了。
進入大明山景區后,需要乘坐景區統一安排的小巴。小巴司機駕駛技術嫻熟,但行駛速度較快,讓人仿佛置身于過山車之中,深切感受到山路的曲折與險峻。安頓下來后,直接乘坐纜車游覽大明湖。大明湖在夕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靜謐,周圍青山環繞,景色宜人。湖畔有一座小木屋,掛著紅燈籠,與青山綠水相映成趣。從木屋后面的小路走上去,可以到達一個觀景臺,一覽層層疊疊的遠山,美不勝收。
第二天,從龍門峽口開始攀登,一路上山路崎嶇,有些地方非常陡峭,需要費不少力氣才能攀登上去。在途中,有一塊巨石平坦如床,上面刻有“朱眠石”三個大字,據說朱元璋曾在此休息過。此外,還有一塊“分明”石,讓人駐足觀賞。經過皇后樹(此樹綠葉婆娑,形姿優美,比馬皇后更顯婀娜),走過懸索橋,就到了山頂。從這里可以遠眺明妃七峰,每座峰的形態各異,如霜冷、落雁、玉箏、湘愁、劍媚等名,每座峰都如其名,“雨霧相擁則潑墨成畫,艷陽當空則立柱擎天”,讓人不禁聯想到黃山的壯麗景色。
往后看,則是千畝高山草甸,這片草甸平坦廣闊,有著南國草原的風貌。據說朱元璋曾在此屯兵,這里還有一個點將臺,是他屯墾時登臺拜將之地。在這里,他招兵買馬,擴充實力,為日后的大明江山奠定了基礎,因此這座山被命名為“大明山”。
朱元璋在此起步,留下了許多地名,如“天子石”、“驚馬崗”、“飲馬軒”、“藏兵洞”、“點將臺”、“伯溫石陣”等,這些地名讓人依稀記得這里是“明朝井岡山”,但真正的歷史遺跡卻不多。據說慧照寺也已被一場大火燒毀,而朱元璋長眠的南京梅花山明孝陵,也只剩下斷壁殘垣。這些歷史遺跡雖已不復存在,但它們見證了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,讓人感慨萬千。
雖然暴力革命者最終被更強大的力量摧毀,但這段歷史卻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,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。這些遺跡和傳說不僅讓我們緬懷那段歷史,更激勵我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。